2007年5月2日

隱身山林碎石小路中的明星

春訪Chianti Classico酒莊Brancaia



緣起
第一次與義大利酒的接觸,是在以前打工小店裡,老闆進口了兩款托斯卡尼奇揚地 (Chianti)區的紅酒;由於小店裡是以法國波爾多區 (Bordeaux) 紅酒及亞爾薩斯(Alsace) 區白酒為主,平時所能試飲到的都是法國酒,少有其他產地;而那次進口義大利酒的週末,老闆很大方就開瓶請所有員工(其實加老闆也才三個人)試酒囉!

那天試飲開瓶由我負責,拉開軟木塞的剎那,幽幽像似草莓的芳氣飄飄而上,伴著一種淡淡細細令人愉稅的橡木氣息,與當時嗅過法國酒的濃郁及複雜香味明顯不同,喝了一口,是帶有濃郁莓果、香草及些許的藥草味,酒體不似波爾多強,但又優雅細緻易入口,輕鬆愉稅,如同站立在山頭上視野最佳處眺望開闊平原,讓微風輕柔涼快撫過臉頰,享受氣流間自平原帶來的成熟莓果香~~

後來幾年自己曾買過幾次奇揚地區的酒,但感受都不像第一次喝那樣美妙,酒體清瘦、藥草味過重、酒質平淡無味讓我留下一些不太好的印像!而在法國求學後,因酒價比台灣便宜太多,於是就沈浸於法國各產區的佳釀中,漸漸地,義大利酒輕鬆美好的感受已被我悄悄忘卻~~

重逢
四月初的巴黎,時而陰雨時而放晴,氣溫也上下不定擺盪;在一個整天小雨不停的週六,好友Timo受我邀約造訪巴黎舉行的獨立酒農展,由於他3月間才去了一趟托斯卡尼旅遊,便說要帶瓶Chianti Classico與我一同共飲;我們逛了一天的酒展,把賣的酒在雨中扛回住處,接下來又冒著雨在外簡單吃點東西,回去時身子已經有些疲累想睡了,但Timo迅速將他帶來那瓶酒的封酒鍚鉑割開拔出軟木塞,並倒一杯遞給我,接下後拿起酒杯搖晃一下,就在那瞬間,多年前那股柔緻氛芳的怡人香氣與我重逢了!同樣是那種舒暢的莓果香氣,多了些黑櫻桃及覆盆子香,喝起來圓潤飽滿,仍有些許單寧酸澀感,但就像多數義大利酒般開瓶即可飲用,輕鬆自在不複雜,簡單但不單調平凡。

Timo帶來的是托斯卡尼酒廠「布蘭凱亞」(Brancaia)旗下的“古典奇揚地“(Chianti Classico) 2003年份,深沈酒紅色澤為底的酒標如同其酒色般,上面用黑底標示著酒廠名、年份,以及下方註明Chianti Classico和等級DOCG,沒有多餘圖案,以色塊標示該有的文字,新穎現代大方,乾淨俐落不做作,少了古典成份,多了一份極簡設計感。

探訪
就在那風雨週末夜與Brancaia邂逅後,經過二個星期後我與小啾剛好有去義大利旅行的計劃,且目的地就是托斯卡尼,順理成章就興起造訪Brancaia酒莊的念頭。


地理位置
義大利中部托斯卡尼省,介於翡冷翠(Firenze)及席也那(Siena)中間那片佈滿著葡萄田,風景秀麗的山區坡地即為“奇揚地“;在奇揚地中,最早也是最古老開始釀酒的產區稱為“古典奇揚地“(Chianti Classico),而Brancaia就位於古典奇揚地區名為「拉達」(Radda in Chianti)的小鎮郊區裡,雖然行政劃分位於拉達內,但莊園實際卻比較靠近隔壁的卡斯特琳納(Castellina in Chianti)。

到達
從翡冷翠開著我們租來的小車往南,延著S222號公路走,就是Chianti山區了,路途上美景不斷,種滿葡萄的坡地整片綠意盎然,插著一排排撐起藤枝的支架,整齊有序劃一;天空儘有少數的白雲緩慢飄著,像是畫布上用藍色填滿,再以幾朵淡白帶透明的雲花點綴;加上陽光均勻的撒在上下起伏的山坡上,令人不忍大腳油門呼嘯而過,改以近乎步行慢速前進,奢侈浪費每一分一秒,放手用最貪婪大膽的心境來享用眼前絕色美景!

穿過Castelline in Chianti時已經下午四點了,這時仔細張大眼不放過任一個指向通往酒莊的路牌,總算看到了目的Brancaia!自S222往左轉進另一條山區小道,路面的寬度儘能讓一台車通過,繼續往下走,就連柏油鋪的路面也沒啦!取而代之是兩旁比人還高的雜草及碎石子路,心中正懷疑著是否走錯路時,已經到了一片葡萄田及石砌莊舍的前面了,看到石頭房子前面插了支指往辦公室的標示,於是半信半疑停好車,想說如果走錯也可問問路囉!進門後看到辦公室桌上出現貼有大色塊的瓶子,對了!就是這兒沒錯!



看見有陌生東方臉孔進入辦公室,正在與某人洽談事情身著天空藍毛衣及黑色牛仔褲的一位棕髮美女向我微笑點點頭,並以手勢示意稍等幾分鍾;等待期間,我觀看就在辦公室旁的裝瓶作業,一瓶瓶整齊排列順著軌道酒瓶,順著滑道往前進,上面的金屬管精準不差對到瓶口並注入釀完成的酒液,到了指定容量就停止且往下一瓶持續接著;這時,那位棕髮美女以熱情的微笑迎接與我打招呼,以流暢但仍帶著義大利腔的英語說「歡迎你們來到Brancaia!我的名字是席芬諾(Sifano),今天由我來接待!」

「讓我們從戶外曬曬太陽開始吧!」 Sifano走到辦公室外,面朝著那片層層向下傾斜的綠色坡地,「這裡是我們蘊育葡萄的田地」 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下來便從酒莊的歷史、土壤施肥法、種植葡萄品種、剪技技術、綁枝法⋯ 一直到最後手工採收、年度收成等一一詳盡的介紹,並走下田地踏著泥土指指初春才剛發育的幼苗:「Brancaia為了要提高葡萄裡糖份濃度,一枝藤只讓它長五株的芽,其餘多長出來的都會修剪掉,讓養分可以集中在這些葡萄上!」 後來又走進釀酒室及地下室放橡木桶的儲酒窖,在介紹了裝瓶過程後,Sifano帶我們走進一間有吧台並掛著許多得獎紀綠的小房間,Brancaia旗下產品也都展示陳列在這,接著她開了一瓶礦泉水,在一個木製的小盤上裝了些餅干,拿出玻璃高腳杯,開始品酒囉!

Brancaia旗下共有四款酒,依序品嚐了“Tre 2004“、“Chianti Classico 2003“、“Ilatraia 2004“及旗艦酒“Il Blu 2003“,品酒過程中與Sifano開心盡興地聊天,一邊討論著年度的收成狀況,她並告訴我們很想來巴黎旅遊呢!

整個參觀的過程,就在徬晚斜陽中劃下句號, Sifano舉手投足之間充滿自信卻不傲慢,用字專業但不艱澀,以及Brancaia對釀酒技術的不斷精進,再在讓我們留下最美好的印象─尤甚於過往參觀酒莊的經驗,也期待之後能品飲到更多他們用心釀出的細緻美酒!

酒莊概述
Brancaia酒莊是由瑞士籍夫婦 Brigitte 和 Bruno Widmer所創,1981年他們買下Chianti Classico這片山坡並於此定居,僅搭蓋了一間房舍供自己居住及小量釀酒所用,開始培育三個品種的釀酒葡萄Sangiovese、Cabernet Sauvignon和Merlot ,初期只是給朋友品嚐並小量販售給熟人。1983年,它們釀出的酒在Chianti Classico Tasting中受到極大好評,於是決定創立品牌經營自己的酒莊,Brancaia的名字於焉誕生,並分成二個莊園Brancaia和Poppi;幾年後,Widmer夫婦把釀酒的重責大任交捧給之前在瑞士學習釀酒技術的女兒Barbara Kronenberg-Widmer,而她的先生Martin Kronenberg負責公司經營管理及全世界的銷售,為了釀造更高品質的酒,他們在1992年聘請了知名葡萄酒學家Dr. Carlo Ferrini為釀酒顧問 (Ferrini博士是地位重要釀酒大師顧問,他與他的團隊打造了許多義大利超級酒莊如 oliziano、Castello di Fonterutoli、Tenuta Sette Ponti及Castello del Terriccio等)。在1998年,他們買下托斯卡尼南部近海位於Morellino di Scansano區的小丘,取名為“小礫石之丘“(Poggio al Sasso),除了在Chianti Classico產區種的葡萄外,還嘗試種植其他品種如Petite Verdot、Cabernet Franc等,終於在2000年的秋天收成,讓旗下酒有更多不同調性的葡萄混合,且在2002年釀造出完全屬於這片山坡產的酒 – ILATRAIA,莊園也在2003年改名為現在的Bracaia in Maremma。

品嚐紀綠

Tre 2004 IGT
取名義大利文為“3“,代表了二層意思,第一:由三個品種的葡萄 (80% Sangiovese、10% Merlot及10% Cabernet Sauvignon) 所釀製而成,第二:採用三個旗下莊園葡萄混合釀酒。黃色鮮明的酒標設計令人眼睛一亮!有黑櫻桃、藍莓果香,雄厚的酒體但單寧不重,但似乎少了些酸度平衡。

酒精濃度:13.5 %
發酵溫度:30-32°C
成熟方式:全部採用法國產橡木桶,1/2新桶,1/2舊桶,12個月放置於橡木桶,2個月瓶中成熟

Chianti Classico 2003, DOCG
深邃的赤紅色酒標象徵托斯卡尼最具代表性的葡萄品種-Sangiovese,由95%的Sangiovese及5% Merlot混合,充份表現Brancaia莊園的土壤特性,釀造過程比Chianti Classico法定產區制度要求更嚴僅;入口有覆盆子、草莓的紅色水果香氣,在口腔中散發出紅醋栗酸苦味及些許胡椒氣息,酒體飽滿圓澗滑順非常討好,紅色水果的酸度細緻均勻,個人覺得非常超值的一款酒!

酒精濃度:13.5 %
發酵溫度:30-32°C
成熟方式:全部採用法國產橡木桶,1/2新桶,1/2舊桶,16個月放置於橡木桶,6個月瓶中成熟

Ilatraia 2004, IGT
這隻酒完全是由Brancaia in Maremma莊園所生產葡萄所釀成,黑色底酒標上繪著銀色小圓圈,給人頗神秘的印像,不同於其他以Sangiovese為主要品種酒款,Ilatraia使用60%的Cabernet Sauvignon、30% Sangiovese和10% Petit Verdot,據Safino表示,這支酒 是要更推向國際化,讓世界各地愛好者知道義大利不儘只有Sangiovese才釀的出好酒!色澤暗紅帶深紫,一入口就有明顯的藥草、甘草、紫羅蘭花香,並富含黑櫻桃香及些微礦石味,單寧仍然稍緊澀,酒體強壯厚實,口感較其他酒款複雜。

酒精濃度:14%
發酵溫度:30-32°C
成熟方式:全部採用法國產橡木桶,1/2新桶,1/2舊桶,16-18個月放置於橡木桶,4個月瓶中成熟

Il Blu 2003, IGT
新穎的藍色酒標讓人想到托斯卡尼那片湛藍天空,瓶身沒有太多的標示,低調的設計令人想像不到是旗艦酒呢!由50% Sangiovese、高達45%的Merlot及5% Cabernet Sauvignon釀成,把酒倒入杯中時就飄來濃郁黑莓香氣,在口腔裡是黑櫻桃、草莓、桑椹的味道,酒體濃郁紮實,紅、黑色水果香氣飽滿怡人,順口圓澗但單寧仍然稍重,再陳幾年相信口感及香氣會更綻放開闊!

酒精濃度:14%
發酵溫度:30-32°C
成熟方式:全部採用法國產橡木桶,2/3新桶,1/3舊桶,18-20個月放置於橡木桶,4個月瓶中成熟

Brancaia已經連續二年入選美國權威性葡萄酒專業雜誌Wine Spectator年度百大的殊榮,要從全世界幾萬隻頂尖好酒競爭中脫穎而出,對於釀酒歷史不算長的酒莊,實為難得可貴!獲得入選的分別是Ilatraia 2003 (2005年度百大第29名)及Il Blu 2004 (2006年度百大第9名)。

相關連結:
Brancaia
Wine Spectator年度百大

想觀賞其他照片,請點選這裡

沒有留言: